不念過往,不懼將來
---------記在高科工作的第二十個年頭
報送人:馮燕 所在單位:產業發展事業部
一
初 識 二零零一年十二月
在火炬大廈,參加一場人生最重要的招聘考試。
最后一個報名,第47號,坐在九樓會議室的最靠門的位置。
半個月后沒有消息,灰心之際鼓起勇氣打個電話,意外得知通過了筆試即將面試,漏通知了,還好沒有錯過。
原本已經買了后天去南京的車票,看來與高科還是有緣分的。去舊單位辭職,面對的過去老板心存感激,工作的去留不代表對錯。去南京還是留株洲的多面比較之下,最終選擇了高科。
這一做就是二十年。
二
擔 保 二零零三年八月
那一年,離26歲生日還有一個月。
接到領導談話很突然,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,我接過任務,隨即派到下屬公司負責全新的擔保業務。
金融擔保本與我的專業相關,但在無任何風險共擔機制的當時,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。
每一筆,反復調查斟酌,政務中心4樓的燈火陪伴了太多的夜晚; 每一次業務拓展,都是考驗,這支年輕的隊伍,由來自不同板塊我們混搭而成,磨合、溝通、協調都只能同步在工作中。
萬物的成長之路,總是迂回曲折,尤其是我們,僅僅起步幾年的公司。擔保業在千禧年后進入新的快速成長期,“全面開花”與“野蠻生長”總是結伴而來。當整肅之風呼嘯而來,整個行業如深冬,一夜結冰。
三個月的時間,發生了太多的變化,而我正值人生另一個重要的時期。公司清理、改組,都在我休產假的三個月中?;氐焦?,連原來的電腦資料都無法完整的找到,內心也曾有過一絲的苦楚。
與先生近一夜的交談,有彷徨、有失落、更有展望,一句溫暖的“沒關系,有我”。一切都豁然開朗。
老同事、新崗位、新環境,還是一樣的笑臉,還是一樣的問候。
雖然不知道未來將面臨什么,心里很執著。
我知道我一定行。
三
籌 建 二零零六年三月
7點11分,Z18次列車準點進北京站。
昨天長沙30℃,今天北京零下1℃。擦去窗戶上的水霧,窗外北三環的車堵得水泄不通。
下車后巨大的溫差提醒我腳下已是首都北京。搖搖頭,空中飄落的雪子趕走了一晚上的列車上顛簸。隨著早班的熙熙攘攘人流,匆匆趕往目的地。
交資料、對流程、核名單,事無巨細,力求此行任務圓滿。
湖南歐洲工業園籌建辦工作第三個月,出差北京三次。坐車路過天安門,看著莊嚴的城樓,心生太多感慨。
半年前還在集團每日奔波在田間地頭,細細核算征拆的數據,重重蓋下確認的紅章,匆匆趕到村口張榜。如今卻游走在長沙與北京間,準備著園區的德國考察行程與德國企業論壇,時不時耳邊都飄過幾句外語,每一次角色的轉變都意味著新知識、新機遇,讓人精神振奮,真好!
不留戀美景美食,伴著暮色趕上回程的列車。
還是覺得株洲好。
四
團 購 二零零九年九月
“您放心,今天來簽約沒問題,好好”,
掛掉第20個電話,放下微微發熱的手機,回頭繼續扎進營銷中心人山人海簽約客戶中。雖然做好各種準備,但還是預計不足,頤景園團購客戶簽約的第一天,營銷中心擠爆了......
看著面前不斷增加的客流,有點小緊張。握著電話的手有點抖,但是所有的接待專業、準確、迅速,這是兩年多工作的積累,說不上游刃有余,從容不迫是必須的。
頤景園團購,這段經歷值得每一個高科房產人回味。所有對高科的質疑,在一次次出色的工作面前消失了,同步建設小區所有25萬方物業,亦或是30個月完成建設并實現整個小區同時交付使用。
2個月不到時間,完成頤景園將近1000戶的簽約,日均接待客戶100人以上,日均簽訂銷售合同25份,創下了日簽銷售合同44份的最高紀錄,年輕的營銷團隊培養了兩年,抵住壓力、出色亮相。
很辛苦,但是萬分感謝,1000多的團購客戶在質疑聲中相信了我們,讓剛熟悉營銷工作的我仿佛一夜成長。在當時算是創造了一個新記錄,高科首次嘗試商業化地產開發,最終成果還是成功的。
建老百姓住得起好房子。
五
拓 荒 二零一五年四月
說實話,當知道房產的主戰場要從栗雨園轉向新馬園拿地開發時,內心是有忐忑的。
2005-2015,整整十年,作為栗雨園“城市拓荒者”,我們義無反顧的出現政府規劃的前沿陣地,帶動新區的開發。香山美景、藍籌公寓、頤景園、慧谷陽光,每一項目的開發都擔負不同的歷史使命,或為配套,或吸引人氣,或拉動商業。如今人流涌動、樓盤林立,早看不到從前的樣子。
來不及享受栗雨片區日趨成熟的成果,堅定的轉戰新馬,再為新馬園產城融合的“拓荒者”。戶型、面積、市場、價格種種都要小心求證;宣傳、團購、老帶新、電商樣樣都要努力嘗試。
從2015年1月18日9:58分正式施工開始,我們只能進不能退,“戰斗”才剛剛開始。
六
飛 的 二零一八年四月
“...距離您下一班航班起飛還有7小時...”
飛機剛剛落地首都機場,還沒有來得及和客戶取得聯系,就收到了民航的短信??纯赐鶃頇C場的距離,心里計算好每一站的時間,加快腳下出站的步伐,畢竟時間不等人呀。
回集團做產業招商第二年,往來匆匆已是家常便飯。得益于高鐵、飛機的迅猛發展,日行千里不再是神話。外出考察節奏從來都是小時計算,一天之內往返北京、上海已經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,最高紀錄36小時輾轉3個城市,對接8批客戶。
記錄第一次打飛的,18個小時,往返3000公里。
平原到丘陵,輾轉千里之外。
七
堅 持 2020年12月31日
電腦下方的時間17點28分,一天的工作即將結束。
日歷上面的時間12月15日,一年的工作進入尾聲。
年底的工作總是瑣碎、忙亂得讓人有點抓狂,部門每一人都像個陀螺在不停的轉。忙碌中,群里傳來好信息,順利完成兩個重大項目的合同簽批蓋章。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,真的心生太多感慨!
今年真的很難,亦或是疫情尚未明朗的3月初,外出考察全程帶口罩穿梭于高鐵、機場人流中,你說不擔心是假的。當晚上一身疲憊回到家,沒來得及全身消毒,就被熱心群眾舉報,心情五味雜陳。亦或是集團整并后部門的磨合。突然之間,兩個獨立團隊要無縫對接、融合到位。沒有方案,只有一個想法“從今天起我們就是一家人”,一個原則、一個方向、一起努力。
今天集團演講賽決賽的辯題,制度和自律哪個更重要?我想,沒有自律的精神、敬業的信念、一往無前的勇氣,都不可能完成今天的任務。
什么是堅持?就是一天、又一天告訴自己,再堅持一天;需要跟自己比的唯一一個人,就是曾經的自己,需要比一個人變得更好,就是現在的自己。
這是今年工作最后的沖刺。
勇往直前。
八
感謝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
游姐讓我填表時,正是年底異常忙碌的時候,接待客戶、參加會議、組織談判....在感謝組織的同時,我真還不知道意味著什么,直到被通知參加儀式,帶上緞帶,手捧著“五一獎章”,才緩過神來。
客觀的說,5年的產業招商,苦勞大于功勞。當被授予榮譽時,無比激動的同時心存太多的感激。
作為老北區廠礦子弟、工人家庭的后代,還是父輩那里聽過它的榮光,沒想到今天我也能成為一員、激動,無以言表。自豪感油然而生,時代再怎么變化,總有一股子精神力量值得我們去堅守!
這些年,認識了很多的朋友,得到了無數的幫助,也學會了良多的道理。我可信的客戶,你們的信任是我一年的成績;我可敬的領導,你們的幫助給我莫大的鼓舞;我可親的家人,你們的付出是我堅持的動力;我可愛的同事,你們的支持是我勇往直前的后盾。
有很多話不知從何說起。
唯有輕聲二字,謝謝!
再出發 二零二一年11月
2001年11月“株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有限公司”重組,更名為“株洲高科集團有限公司”,從2001年到2021年,高科走過了二十年,時光匆匆,化作了成堆的卷宗、增長的數字、一塊塊獎牌和一個個園區。
回望來路,有二十年的回憶,有多年前兩難的選擇,有成功的喜悅,有失敗的痛苦,有一往無前的勇氣,有在泥濘中匍匐的痛苦,路途中有風景也有風雨。
作為一名高科人,奮斗了二十年老員工,高科就是我的家,這里有我參與過的項目,有我灑下的草籽,有我留下的汗水,每一個崗位、每一個園區都留下過我的足跡。這二十年我褪去了青澀的書生氣,學會了淡定與承擔的勇氣。時光荏苒,變的是歲月,不變的是初心堅守。過去已成為歷史,我們要堅定走好今天的路。
強大的人,都應直視自己的傷口,勇敢的往前,披荊斬棘!順境時,戒驕戒躁;逆境時,勇于“歸零”再出發!
我與高科共同成長
報送人:廖友強 所在單位:汽車園投資公司
時光荏苒,彈指一揮間。2021年7月,我們慶祝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,11月又迎來了株洲高科集團成立二十周年的喜慶日子。在不經意間,我已進入高科工作達六年之久,作為集團下屬汽車園公司的一名普通員工,我見證了高科這幾年的快速發展,尤其是汽車博覽園從無到有,株洲汽車交易中心、服務中心、二手車交易中心、株洲國際賽車場……一座座藝術造型高雅的場館拔地而起,我由衷地感到驕傲和自豪。
成長是一種責任。我很欣賞這一句話。惟有把成長當作一種責任,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,才能實現不斷成長的目標。2001年11月,株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重組,成立株洲高科集團;2003年6月,啟動栗雨工業園開發建設,同年天臺工業園竣工,成立高科企業發展有限公司;2004年,金德工業園竣工;2007年,天臺金谷竣工,高科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成立;2008-2014年,北汽二工廠、株洲汽車博覽園、萬豐湖、新馬工業園等重點項目相繼啟動開發建設,汽配園竣工;2015年,入駐高科·總部壹號,中國動力谷自主創新園(一期)北片區開園;2016年,獲批20億永續中票,取得中誠信AA+主體信用等級,汽車展示交易綜合平臺開工;2017年,獲評全國文明單位,獲批“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”,株洲汽車博覽園舉辦CKC中國卡丁車錦標賽總決賽;2018年,株洲汽車博覽園二手車交易中心開業,新能源機動車檢測中心項目奠基,奇點汽車株洲基地開工;2019年10月,株洲汽車博覽園舉辦CTCC國際賽車錦標賽;2020年3月,高科集團與天易集團、產投集團、村鎮集團進行戰略重組,新的株洲高科集團全面楊帆起航,統籌園區開發建設、金融投資服務、園區運營服務、城鄉發展業務四大業務板塊,向“產城融合發展商與國有資本運營商”全面轉型。經過20年的發展與耕耘,高科集團有力地帶動了城市建設、產業經濟、社會環境的繁榮發展,切實肩負起了作為新區園區建設運營的主力軍、排頭兵的責任。2015年12月,我進入汽車園公司,成為工程部一名技術主管,參與了汽車博覽園基礎設施建設的技術審核和資料管理,我任勞任怨,精益求精,由于表現出色,獲評公司“崗位明星”。2017年12月,我進入公司經營部擔任預結算主管,對于有造價經驗的我更是如魚得水,能獨擋一面地完成大型項目的審計工作,先后參與30余個項目的結算審計,守住了審計責任,為公司節約投資貢獻了自己的力量,深得領導好評,先后獲評集團先進個人、天元區優秀員工等稱號?;厥鬃哌^的日子,我特別感謝高科,是她為我提供了展現自我價值的平臺,給了我成長的機會,讓我在工作中不斷獲得經驗,在一次次進步中獲得成長的自信,為將來的人生發展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??傊?,所有的這些,都是我與高科同呼吸共命運,共同成長的結果,在今后的歷程中,我愿意為高科奉獻自己。
成長是一種擔當。2020年2月,新冠疫情爆發,在全國上下抗擊新冠肺炎的關鍵時刻,有把“精忠報國”四個字寫在防護服背面,抱著滿滿家國情懷,走進重癥監護室的醫護人員,也有像高科集團一樣不忘初心和擔當,積極主動投身到抗疫工作中的企業。高科集團第一時間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,建立聯防聯控機制,及時組織信息摸排,各監測點值班等防控工作全面展開,黨員干部全部奮戰在第一線。作為一名基層黨員,我主動要求值班,負責動力谷公寓樓進出人員的體溫監測,每天從早上七點到晚上十點,沒有喊過一句累,沒有放過一個死角,做到了守土有責,守土盡責。2021年8月,當疫情卷土重來時,高科集團黨委不斷提高政治站位,強化責任擔當,把疫情防控作為最緊急、最重要的任務,做好防疫消殺、群防群治、物業服務、應急支援等方面工作。為保護群眾的生命和健康,高科集團組織了400余人的抗疫志愿隊伍協助天元區各社區進行核酸檢測信息采集工作,全區三輪核酸檢測完成信息采集共計518633人次,為全力打贏疫情防控戰貢獻了企業力量,展現了企業擔當。作為志愿者中的一員,我先后深入工大、新塘等社區檢測點協助核酸檢測信息采集工作,八月的盛夏,穿著不透氣的防護服,每天工作超十小時,經常被汗水模糊了雙眼,但我沒有退縮,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初心和使命,用自己的付出彰顯了責任與擔當。
員工是推動高科發展的內在動力,高科的發展離不開每一名員工的辛勤工作。高科就像蜿蜒的湘江,員工就是她的源頭。只有員工源源不斷地奉獻,高科才會源頭不止,奔騰向前。
我很佩服以“青山處處埋忠骨,一腔熱血灑高原”為座右銘的孔繁森,他在艱苦環境下的責任與擔當十分值得我們學習。以往,我總對自我工作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,認為純粹是為公司工作。在成長的過程中才漸漸明白:當你在為公司工作的同時,也是在為自我工作。不懂得珍惜崗位的員工,崗位也不會珍惜他。因而,我們沒有理由認為自我的工作環境微不足道,更沒有理由輕視、拋棄它。因為有了工作,我們才變得更加重要,對于我們來說是如此,對于我們的家庭來說也是如此,對于企業和整個社會來說都是如此!
過去已成為歷史,展望未來,要想讓高科在市場經濟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,就要求我們不斷發揚創新精神,夯實責任與擔當,但只有善于與高科共同成長的人才能做到這一點。作為一名員工,高科的成敗與自我息息相關。當我們主動承擔起推動高科成長的責任時,實際上就已經邁出了和高科一起成長,共同進步的步伐。
在以后的道路上,我會執著、堅定、努力進取,伴隨著高科共同成長,我相信高科定會迎來鳳凰涅槃的明天,同時我的人生也會隨著高科的輝煌而燦爛!